Q:為什麼《奈特沙馬蘭(M. Night Shyamalan)》的電影大多和水有關?

最近《水中的女人(Lady in the Water)》在電視上廣告打得挺用力,預告的最後還聽到一個小女孩用冷冷的聲調說道:

The Buried Secret of M. Night Shyamalan

「不該來的,都來了~」
這旁白實在令我有點受不了,不是感到雞皮疙瘩的恐怖,而是頭上冒出三條線般的冷汗,為什麼片商一定要把他的作品搞成這種面貌呈現呢?

奈特沙馬蘭從《靈異第六感(The Sixth Sense)》開始走紅,接下來的《驚心動魄(Unbreakable)》、《靈異象限(Sign)》、《陰森林(The Village)》,都充滿著個人風格:靈異、詭譎、出乎意料之外的結局,成為他作品的特色。

而我也十分欣賞他的表現手法,總期待他能帶給我不斷的驚奇,即使在《陰森林(The Village)》這部片中,評價特別是毀譽參半,但不減我對他的喜愛。

話說某天半夜裡,突然轉到HBO正播放《沙馬蘭隱藏的秘密The Buried Secret of M. Night Shyamalan》,我拿出我最大的熱情,撐大我的眼睛努力看完這部片。

當然一開始,我不知道片名,隨著劇情的發展,發現到本片導演原本是要幫陰森林做宣傳記錄,收集了很多資料後,卻發現到沙馬蘭的一些祕密:

1.小時候居住的家,跟《靈異象限(Sign)》裡的房子幾乎一模一樣。
(沙馬蘭不承認這個房子的存在,宣稱自己未曾住過這裡)

2. 年少時有過溺水而瀕臨死亡(甚至是已經死亡?)的經驗。

3. 此後,開始看到一些靈異現象,還有跟動物溝通的能力,特別是烏鴉。
(陰森林裡有出現大量的烏鴉,但本人還是否認)

4. 目前為止,堅持不離開家鄉方圓百哩的範圍,即使拍片、工作也不例外。
(他所有的片子,都是在家鄉完成的)

種種諸如此類的例子,透露出沙馬蘭似乎將自身的經驗,展現在他的作品之中。就看拍攝本片的導演,在旅館房間內,貼滿了各種線索的紙片,檢視一卷卷的訪問帶子,有經許可的安卓亞‧布洛迪 Adrien Brody(陰森林男主角之一),談起正在拍攝的陰森林,和未經同意的強尼戴普Johnny Depp私下談論的沙馬蘭,兩人的說詞對照之後,一字不差地出現在我們眼前。

於是這導演開始跟製作公司---科學頻道,報告他們所蒐集的資料,希望能跟沙馬蘭本人,證實他們所調查的資料是否為真。但當本片的製作小組回到旅館後,房間裡所有的東西,通通不翼而飛,消失的無影無蹤!

他們只好對當時已經鬧翻的沙馬蘭撂下”狠話”,希望他親自到那間小時居住的房子,跟記錄本片的導演談談,澄清這些謠言,但他們未曾等到沙馬蘭,只收到他所說一段話,大意是指不要再追根究底下去,沒有人會把他們的調查當真,大家只會當作是電影來看待…等等的內容,然後本片就在這裡喊卡了。

看完之後,心裡有些摸不著頭緒,這紀錄片的導演找到了什麼?

事實在Google大神的指引下,證實了沙馬蘭所言:


這真的不過是部電影!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很佩服《踢爆所謂的假紀錄片之後》這篇作者的觀點:「所謂的紀錄片就該是真的嗎?」其中一段:

「紀錄片該是真的」,這論調聽來似乎言之成理;但大家也都不否認「紀錄片」也都有導演、攝影、剪接、配樂…這群和「劇情片」不相上下的工作人員在腦海中翻攪故事情節,在鏡頭外擺弄「演員」,在剪接室裡再三翻轉底片,在後製室裡不厭其煩的強加效果,雖然他們務求讓觀眾看到「紀錄片」時,感覺像是直接從生活剪下來貼到膠捲或DV帶上,但我們明明就知道,經過這些翻來覆去的過程,其中還留存多少「真實」早就令人質疑了。

但我們還是會傾向於去相信紀錄片是真的。

因為拍的比較沈悶,因為有專家學者解說,因為有不帶感情的配音,這樣你因此就相信探索頻道(Discovery)告訴你的非洲老虎生態嗎?要知道,老虎在片中可一言不發,一旁強作解人的專業配音員和職業撰稿者合作無間,所以我們該相信這些專家早已如非洲老虎肚裡蛔蟲,他們絕不會錯,老虎想的一定就跟他們講的一樣,而我們也沒啥好懷疑的?


看到這裡,我開始反省我的眼睛、我的耳朵,有哪些其實先入為主的「真相」呢?

也許這是需要花一輩子去學習的,但希望到老,我的心還願意思考這問題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【延伸閱讀】

沙馬蘭其他的作品》其中這部:小鬼一籮筐Wide Awake,我倒沒看過呢!


踢爆所謂的假紀錄片之後》:還有許多值得細看的內容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o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